深化校地结对共建
助力始兴“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
2月19日至20日,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率队到始兴县调研并参加在县人民医院举行的2025年暨南大学、始兴县“双百行动”第一次联席会议,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校地双方的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共建,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成效。市委常委、秘书长颜玉明,市政协副主席谢天友,县委书记华关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前,孙彧一行先后来到罗坝镇燎原村、上营村、甜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教师发展中心、顿岗镇卫生院,调研围楼活化利用、基层党建、乡村产业、现代农业、教育思政研修、基层医疗工作及帮扶成效。
期间,在上营村和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党组织共建单位”“教育学院乡村振兴服务站”“暨南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研修基地”揭牌仪式。
联席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暨南大学驻始兴“双百行动”工作纪录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始兴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同志签订共建协议。暨南大学将充分发挥自身医疗人才、专科、平台资源等优势,深化与始兴县人民医院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平台建设等全方位的合作,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始兴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颜玉明对暨南大学在 “双百行动” 中给予韶关和始兴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采取了有力有效措施,为当地教育、医疗、产业发展搭建了项目转化的平台,校地合作取得明显的成绩。当前,韶关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项目为王,在“百千万工程” 迈向“三年初见成效”的决胜之年,希望暨南大学继续发挥科研、教学、医疗、校友资源等多方面优势,结合始兴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积极牵线搭桥,助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韶关和始兴。同时,要持续深化 “双百行动” 的县校对接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开展多元化、多领域的合作共建,形成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助推始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始兴要主动加强与暨南大学的对接,关心关爱帮扶师生干部,聚焦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为县域发展汇聚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
孙彧表示,暨南大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自“双百行动”开展以来,共有120多支团队、1500多人次前往始兴开展结对共建,签订了14个共建协议,打造了11个共建基地,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接下来,学院将充分发挥高校特长优势,立足共建领域,深化资源共享,充分发动学校、师生、校友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县校合作,让“双百行动”在新的一年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要充分结合医学院以及10家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学科教师思政研修资源,让更多科研人才、专家学者、校友走进始兴,了解始兴,推动更多的科研资源成果在始兴转化,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项目落地落实见效,共同谱写“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华关表示,下一步,始兴县将继续聚焦“双百行动”目标任务,深化县校双向互动机制,全力做好服务和沟通对接,加快推动已确定的22个共建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在推动产业发展、医疗、教育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希望暨南大学能做实医疗帮扶,积极选派专家、搭建优质平台、提升医疗能力,切实提高县域医疗水平;扎实推进教育帮扶,积极争取教育专项资金,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及高考成绩,助力始兴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在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升级、制造业企业引进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始终兴旺地,最美生态城”始兴将为暨南大学师生提供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实现双方互利双赢。
会后,还进行了揭牌仪式,颜玉明、孙彧、谢天友、华关等共同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兴共建医院揭牌。
市教育局副局长梁丽娟,县领导朱海兵、谢涛、朱启养、张福兴、刘丰文、段琪、曾秋荣,“双百行动”驻县服务队以及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出品:始兴融媒体中心
记者:钟清城 见习记者:李一帆 卢健鹏
编辑:赖家韵
责编:陈思
监制:刘皓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版权均属始兴发布所有,如转载请用“17号字体”注明作者姓名和稿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