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提高仁化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青少年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响应“双百行动”号召,组建“仁心化语”突击队赴仁化县,举办了为期5天的2024年仁化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及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PART.01 开班仪式
2024年8月12日下午,在新城幼儿园报告厅举行了“双百行动”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力仁化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我校心理健康中心赵静波教授团队、学校“双百行动”驻仁化县服务队孙俊川队长、仁化县教育局邓伟强副局长、仁化县徳体卫艺股黄娟副股长、仁化县各学校德育教师团队。
01发言致辞
此次活动由黄娟副股长主持,仁化县教育局邓伟强副局长致欢迎辞、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授课教师代表李雪果老师和仁化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代表罗艺老师进行了发言,并由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赵静波教授进行总结致辞。
02 叙事操作卡捐赠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赵静波向仁化县中小学捐赠了心理叙事操作卡。
03 表达性艺术治疗赋能团体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李雪果老师和汤思尧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进行了表达性艺术治疗赋能团体辅导。参与的老师们在体验及成员分享的过程中,感悟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功能,获得自我成长,也学习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这种团体辅导形式可以帮助教师们找到内在的和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
PART.02 专题培训:叙事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8月13日上午,心理健康中心赵静波教授为仁化县一百多位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了《叙事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专题培训。赵静波主任对叙事疗法的历史、技巧脉络图及世界观进行了详细讲解,用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心理咨询实例介绍了叙事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赵主任的讲座理论与实践并重,既加深了教师对叙事疗法这一理念的理解,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更为专业的依据。
赵静波教授的专题培训打开了教师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新思路,为仁化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参训的老师们将把叙事疗法的观点和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为仁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PART.03 叙事技术体验:情绪对话卡、生命故事卡、生命之树
故事成就自我,绽放生命成长之花
8月14日上午,仁化县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了由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陈熔宁、陈建斌老师主讲的《情绪对话卡、生命故事卡、生命之树》体验课程。本课程以叙事疗法为理论基础,通过体验情绪对话卡、生命故事卡、绘制生命之树的方式,引导参与者回顾过去、统整当下、展望未来,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之径。
首先,陈熔宁老师带领教师们打破原有的人际舒适区,重新分组去体验课程第一个活动——情绪对话卡。学习如何让“情绪”走出自己的故事,让情绪进行拟人化的角色扮演,把情绪问题和自己分离开,引导来访者找到应对情绪的方法,让来访者更理解自己多彩而丰富的生命。
最后陈老师与班长罗艺老师进行了生命故事卡的演示,通过三轮卡片的提问引导,让罗老师的故事问题——累,找到并确认了生命中的崭新视角:能获得资源为工作助力,在身边的人身上学到了很多非专业的知识,让繁多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此次活动体现了本校陈熔宁老师的专业性和故事卡的独特魅力,台下的老师纷纷表示都爱上了故事卡,并发言感谢赵静波教授及其团队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卡片。
生命之树
“培训刚开始,我们老师们仿佛踏入了一片未知的森林,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喜悦与挑战的勇气。南方医科大学的老师们如同森林中的引路人,让我们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树。陈建斌、陈熔宁两位老师丰富的心理学学识和温暖的心灵,引领着我们老师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了心理专业知识的枝繁叶茂,更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根深蒂固,以及创新思维的破土而出。在这里,“生命之树”以其独有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叙事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是灵魂的触碰,是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在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南方医科大学的团队们精心设计的。从理论讲解到实践操作,从个人反思到个人分享,每一个环节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化,对生命价值的一次重新审视。培训中,我们老师们学会了如何以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捕捉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及事的细微瞬间,将那些我们平凡的日子编织成不朽的生命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生命的再现,它们或温暖如春阳,或坚韧似磐石,或深邃夜空,让我们在讲述与聆听之间,体会到了生命的多样与丰富。”
——参训教师反馈
随着培训的缓缓落幕,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种下了一棵永不凋零的“生命之树”。当大家再探讨生命之树结出的“生命之果”,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大家心中那片或许已久旱的土地,故乡的情怀,久久不能忘怀的人等。这些都提醒着所有老师们,生活不仅是生存,更是用爱与希望去编织的叙事诗,学会理解和爱护学生。每一次回望,都能看见那棵树在心灵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枝叶间回响着生命的赞歌,激励着大家继续前行,用叙事之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
“生命之树,成就自我”的叙事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的经历,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与成长的奇妙旅程。它教会了大家生命之美,在于生命故事的深度与广度,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位执笔书写自己生命篇章的作者,对我们的学生也如此!每一颗渴望健康成长的心灵,都能在生命的广阔天地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茁壮成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
PART.04 专题培训:我的情绪我做主
8月14日下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陈熔宁老师为仁化县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了主题为《我的情绪我做主》专题培训。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情绪的本质,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以促进个人心理健康与提升教学质量。
陈熔宁老师引入了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精彩片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带领参训教师们认识了情绪的多样分类,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等基本情绪,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情绪在个体行为、思维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在轻柔的音乐与引导语中,参训教师们缓缓闭上眼睛,跟随指导进行深呼吸和冥想练习。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们学会了如何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找到片刻的宁静,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压力与负面情绪,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
培训还重点介绍了情绪调节的ABC理论,参训教师们通过讨论交流和案例分析,深入学习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识别和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培养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
整场培训氛围轻松愉悦,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大家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还增强了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为更好地应对教学工作中的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PART.05 专题培训:儿童青少年异常心理行为识别与应对
8月15日上午,李雪果老师为仁化县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了主题为《中小学生异常心理行为识别与应对》的专题培训。
李老师指出,近10年来,心理卫生问题在18岁以下人群中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已成为导致青少年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已成为15-19岁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值得被广泛关注。
在课程开始,李雪果老师向参与培训的教师们提出了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如何定义心理健康?这引发了老师们的广泛思考。最后李雪果老师基于功能失调、痛苦、异常、危险的“4D”症状向老师们讲述了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老师们开始从专业的角度对精神心理问题有了全新全面的理解。
此外,李雪果老师还向各位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包括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对立违抗障碍与品行障碍,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心境障碍等。老师们从以前不曾关注过的角度对青少年问题有了不同的认识,并学习到如何在学校应对ADHD、如何恰当使用强化与惩罚来塑造学生行为、如何对学生的学校恐惧进行干预与教育等。李雪果老师还通过生动的范例讲解面对自杀如何进行干预与教育,这都让现场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也让大家在日后学生的心理工作中更有底气和信心。
最后李雪果老师详细讲述了访谈筛查的流程,如何进行自杀风险的评估,给出了结构访谈的示例,切实解决老师们在一线工作中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增强了老师们的工作信心。
PART.05 专题培训:家校沟通,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2024年8月15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汤思尧老师为仁化县教师们开展了《家校沟通,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汤老师首先介绍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点内容,并从家庭对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家校沟通效果两个视角谈家校联动协同育人。汤思尧老师从促进人成长的内在需要开始谈起,阐述了在家校沟通中应该重点与家长沟通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在沟通中满足家长的心理需要,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
“一棵树茁壮成长需要哪些条件?氧气、土壤......而孩子就像树苗一样。每个生命都有适应环境中成长的内在动力,心理需要就是人成长的内在动力,在健康的环境中孩子自然会成长得很好,就像拥有了充分阳光、空气、水分的树木,不需修剪”
基本心理需要的良好满足是孩子实现潜能的前提:1.安全感的需要(心有所依)2.爱与归属的需要(心有所属)3.尊重的需要(心有所容)4.自我实现的需要(心有所往)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发挥什么作用?要做一个养育者、教导者、帮助者、示范者......而不要做:法官、警察、监工、代办者、受害者....
汤老师在讲座中,引用了大量贴近日常工作的例子,引起各位老师的共鸣。
汤思尧老师通过讲述自我决定理论,说明在家校沟通中起到良好实效的关键是提高家长的配合动机。
汤老师介绍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家校沟通案例,强调老师们在沟通中要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与家长工作,与家长建立情感上的连接;与家长平等协商,重视家长的自主感;聚焦共同目标、发掘资源,并不断强化已有成果,提高家长的胜任感,起到家校共同育人的效果。
PART.06 专题培训:厌学拒学的心理学干预
接近、评估、培育——从心理评估入手应对厌学、拒学问题
2024年8月16日上午,仁化县专兼职心理教师们热情参与到陈建斌老师讲授的《厌学、拒学的心理干预》专题培训中。
近年来学业压力、家庭环境、学校氛围、个人情绪障碍等多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中小学生的厌学、拒学问题。教育部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现状分析
在课程伊始,陈建斌老师用大量文献数据资料为证,向大家展示了当今国内各地中小学的厌学、拒学现状。纵观各项研究,目前学生的厌学、拒学现象在增多,程度在加深;学生进行心理门诊的诊量在不断攀升,现象背后的各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让老师、家长们感到棘手。
理论解释
厌学拒学的原因多样,包括焦虑和抑郁、适应困难、消极思维、低自我效能感、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师生关系问题、霸凌、社交孤立、学业困难、父母精神病史以及父母过度保护等。在培训现场,陈建斌老师根据经典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现状进行了理论解释,并鼓励老师们从理论工具中获得灵感,指导实践。
此外,陈建斌老师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指出:1.调查是心理工作的基础,越是能掌握学生的风险因素,就越能提前做好预判。2.有调查就有发言权,这样班主任会更好了解自己班的整体厌学、拒学的风险。3.仅有调查还不够,还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近学生,评估学生,培育学习动力。
然而,老师们应该如何接近,评估,教育孩子们?陈建斌老师提出,首先需要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并建立孩子的信心,而关系的建立少不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同理心。此外,还可以用访谈的形式结合多种技巧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评估。
最后,陈建斌老师说到,“老师们需要培育动力,做孩子们夜空中最亮的星。作为教师,大家还需要进行自我关怀,愿大家有余力的时候照顾好身边人,从家人,到各位的学生;愿老师们面对处于迷茫黑夜中的学生,依然记起心中的温暖和爱意。”
PART.07 学生活动
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仁心化语突击队的志愿者们为仁化县的孩子们带来了各种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01 心理健康宣讲
8月13日上午及8月15日下午,学校“仁心化语”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分别在仁化青少年宫一楼拼音室开展了两场以情绪为主题的讲演活动,借助《头脑特工队》系列电影分别展示了青少年儿童在儿童期与青春期的情绪类型。随后,以课堂讲解和游戏活动结合的方式让现场学生体验了不同情绪的区别、情绪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何正确应对情绪。在活动中,现场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在活动中获得了对情绪的新体验和新的表达方式。
02 心理游园会
心理游园会中,孩子与志愿者们互动游戏,收获了开心与陪伴。游园会的活动设计动静结合,孩子们在需要肢体协调、手眼配合的游戏区中不断挑战自我;在曼陀罗绘画活动中释放自己的丰富创意与想象,通过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分享与沉淀他们的情感与巧思;在“快乐源泉”主题活动中探寻内心的快乐之源,在交流中找到共鸣,并将这份快乐分享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活动,与孩子们游玩中的汗水和笑容,组成了青少年宫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03 团体辅导
8月14日,学校学生志愿者们在仁化县青少年宫室内活动室开展了八场青少年心理赋能团体活动。这几场团体辅导聚焦于爱的感受与表达、沟通艺术、情绪认知、挖掘积极心理资源等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欢声笑语中,心理赋能团体活动圆满落幕。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在团体活动中汲取的养分能够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