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啦!!!
亲爱的同学们,圆梦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顺利落下帷幕,恭喜大家完成了中学阶段的旅程!
好好好~冷静!冷静!
从考前的高度紧张,到考后的突然解脱,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心理状态和作息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情绪、想法。怎样调整好心态,放松不放纵地度过高考后的日子,整装待发迎接新篇章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这份锦囊,快快收藏!
【学生篇】
一、积极探索自我
在高考结束以后,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需要自己做出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一些以前自己想做但还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1.自我探索:了解反思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优点,确定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2. 开拓学习: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比如学做美食,学开车,学游泳,学做视频等等,积累技能让自己成为生活小达人。
3.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到一些公司、单位实习;或打临时工,参加公益活动等等,借此多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这也是学习和成长的另一种途径。
二、积极看待成绩
高中三年一路坚持下来,我们一路上获得的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比成绩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尝试把高考当成人生故事线上的一个点,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高考。
1.正确归因: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合理归因。结合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认识到高考成绩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要肯定自己的努力,相信自己,未来仍有无尽可能。
2.接纳情绪:在等待成绩的这个阶段,焦虑、烦躁、郁闷、欣喜等各种情绪都会不断切换,这是正常现象。要允许自己合理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慢慢接受。
3.合理宣泄:同学们要积极沟通、主动表达,可以用阅读、日记、绘画、音乐、运动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发泄和调整情绪。当你表达时,情绪也会得到释放。可以和家人朋友沟通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寻找一些专业心理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
三、放松心情,劳逸结合
长期的备考紧张和压力过后,需要合理放松心情,保持规律作息,也要适度运动,合理安排时间。
可以尝试以下活动:
1.运动:可以选择舒展身体和放松心情的低强度运动,例如散步、瑜伽、打球或者慢跑。
2.音乐:听听轻松愉悦的音乐,并让自己静下来。
3.享受:可以做一些以前想做但因为准备高考而暂时搁置的事情,如品尝美食、看电影或者读书、发展各种兴趣爱好等。
四、准备填报志愿
与其为高考成绩担忧、焦虑,不如把握当下,认真做好志愿填报工作,让我们继续坚持做好高中最后一个功课。就像对待高考一样,付出百分百的认真谨慎,提前做好志愿填报工作。
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1.熟悉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和广东省招生政策规定。
2.了解学校:通过学校官网等渠道深入了解大学的总体情况以及感兴趣专业的课程内容、培养方案、就业方向。
3.信息匹配:对照所了解的高校信息与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能力信息,观察二者是否相匹配。
【家长篇】
1.首先要淡定
高考只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站,无论成绩如何,都请保持平和的心态。我们要成为孩子最坚实的“避风港”。不要过分苛责孩子的成绩,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2.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无论是孩子成绩如何,高考都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对于这一段生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好,都需要发泄出来,家长需要耐心地倾听。同时家长应积极调适好自己的情绪,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抚慰。
3.填志愿尊重孩子的选择
高考不仅是选拔人才的考试,更是孩子未来职业生涯的起点。分数出来后,如果将填报高考志愿比喻成一场战役的话,那么家长、亲戚朋友都只不过是“参谋”而已,战役的“司令”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孩子——考生自己。
所以,你应该做的事是积极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为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作战参谋”,尊重孩子的选择。
4.和孩子进行平等对话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旅程。随着孩子走进新阶段,留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希望家长珍惜这个假期的共处时光。孩子已经长大,渴望父母能与他(她)平等相处,良性沟通,所以请家长少唠叨,少指责,多理解,多尊重,给孩子更多的爱、温暖和空间。家长可以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帮助孩子一起梳理其想法、规划,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怎么做,并明确自己人生发展方向。
高考后的心理调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考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挑战,迎接未来。
高考答卷已经完成
人生长卷才刚刚铺开
祝愿大家安全、充实、愉悦地
度过这个期待已久的假期!
【心理支持热线】各位考生及家长,在等待高考成绩期间,如果感到自己的焦虑与恐慌情绪比较难以排解,每天的生活状态受到了影响,甚至出现了心理危机,就要引起重视。在积极自我排解的同时,要学会求助,帮助自己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扰。可以拨打以下心理援助热线进行求助:
1.韶关市心理援助热线:400-931-8633
/ 0751-8760473;
2.韶关市妇联维权服务24小时热线:12338;
3.共青团韶关市委员会青少年服务热线:12355;
4.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晴热线”:18011959205;
5.广东省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20-1230-5。
6.全国24小时希望热线:400-161-9995
(学生专线按1,抑郁与自伤防治专线按2,生命热线按3);
7.中科院心理所咨询志愿者热线:010-64851106(全天);
8.广东省职工服务热线(含职工子女的心理问题):12351(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