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韶关)项目组成员和基地学校成员建设,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基地学校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5年4月9日至10日,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韶关)组织基地项目组成员及部分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在韶关市区开展了2025年教育教学能力研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教育教学前沿理念,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为教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助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小学思政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增强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特地安排了全市15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4月9日下午和4月10日上午的研训活动。
4月9日上午,研训活动在时政述评展示中拉开帷幕。青年教师魏薇和卢静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展开精彩述评,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时政洞察力。随后,针对新课标的学习,青年教师们进行了新课标使用情况评价检测,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与教学要求,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聆听了有关评价研究的讲座。
4月9日下午,研训人员参加了在东岗保利小学举行的“莞邑名师百场讲座进韶关”活动。活动中,东莞市王巧玲老师一场精彩的送教课《从嫦娥奔月到逐梦星空》率先登场,授课教师以生动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课堂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
紧接着,两场围绕科创思政的讲座分享依次展开,分别是胡嵘苹老师以多节精彩课例为例,从“砥砺政治素养”“锤炼时政素养”“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实践素养”“渗透情感素养”等方面层层深入,做了《深耕课堂提素养 共筑教育强国梦》主题分享,让课堂更有高度、深度、广度、力度和温度。汤逸山老师进行主题为《“科创思政”的价值发现与实践探索》的微讲座。讲座中,专家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创思政的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了科技创新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拓宽了教师们的教育视野。
4月10日上午,研训活动迎来高潮。广州大学谢翌教授为教师们带来了题为《教师研习成果的提炼与表达:基于案例的反思》的讲座。谢教授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从教师研习成果的重要性入手,详细讲解了成果提炼的方法与技巧,强调了成果表达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讲座中,谢教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为教师们今后的论文撰写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如何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感悟转化为高质量的研习成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决心。
4月10日下午,研训活动在东岗小学进行。与会人员汇报了研训心得;基地项目负责人卢升老师总结了基地及基地学校的工作,对本次研训活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收获成长。同时,会议对基地后续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与任务,为教师们指明了专业发展的方向。会议强调,教师们要将研训活动中的所学所思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本次研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时政述评、新课标学习、科创思政讲座以及研习成果提炼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满足了教师们的学习需求。通过两天的研训,教师们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增强了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将把研训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推动韶关小学思政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